|
参与者机构还是草根哪一个更火热,不论版权的过程有多少?
那些优质的内容一定会有更大的价值,对于市场上的参与者来说,特别是作为新生力量的广电系“网络电视台”,这种价值的关键是要转化成为新媒介语言和影响力。
内容在网络时代被赋予了更深的含义。1996年,比尔?盖茨在他的文章《内容为王》中写到:“我预期内容的传播能在互联网上带来客观的利润”。互联网发展到现在,除了像阿里巴巴以提供交易平台为目的的网站外,大多数网站还是依靠传播内容而生存,不管其内容是文字、软件、音乐,还是游戏或是视频。
回望刚刚过去的2009年,网络视频领域可谓“异彩纷呈”。不论是机构还是草根哪一个更火热,不论版权混战的过程有多少是与非,无一不是在围绕着“内容”这一核心,作为网络视频的关键性因素,“内容”在2009年被提升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内容争夺战
内容是媒介的灵魂,是吸引用户的关键。业界有分析认为,目前网络视频的竞争分三层。首先是内容,是否能够提供有正规版权的吸引人的内容;其次是否能够提供让网民流畅观看视频的体验;最后就是能否提供足以吸引人的交互式内容。在这三个竞争层次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仍是内容。事实上,围绕“内容”的争夺一直就没有停止过。
以前视频分享网站往往乐于标榜自己的草根性,而实际上,由专业机构制作的影视剧等内容是其吸引用户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一方面,以原创、草根为代表的UGC类内容经过两年的爆发增长之后,2009年鲜有高质量和影响广泛的作品,逐渐淡出视线;另一方面,视频网站对于优秀影视剧资源的争夺日益白热化。
2009年,在热门内容的争夺上,视频网站着实狠下血本。3月初优酷网高调宣布开播《我的团长我的团》,引发了北京卫视、东方卫视、江苏卫视、云南卫视四家卫视的激烈抗议,致使网络同步首播被迫叫停,但这并未阻挡视频网站尝试挑战的脚步,独播剧、热播剧、首播剧等传统电视媒体的内容发行模式被互联网所借鉴采纳。
在网络业打天下靠的就是用户数和点击量,它们是因,收入是果。当然,从根本上来说,视频网站提供的内容是因,用户数和点击量是果。道理一点就透,海量的内容吸引着庞大的用户群,庞大用户群势必会带来丰盈的广告收益,网站的良好收益又会带来更丰富的视频内容,一旦走上轨道,这样的良性循环就会周而复始。就是这样看似简单的三段式游戏,却让市场的参与者费劲了心思。
市场需要什么内容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08年,网络视频用户经常观看的前5类内容分别是:电影(76.6%)、电视剧(60.6%)、音乐(47.8%)、新闻/资讯/热点(37.5%)、娱乐综艺/曲艺节目(33.7%),最为偏好的节目仍然集中在影音娱乐方面。此外,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使用视频新闻和资讯服务,而UGC(用户生成)类内容关注度下降。
同样是可看可听的影视内容,网络视频内容却因为具有可搜索、碎片性、可组合、可链接这些特有的属性而不同于传统的电视内容。鉴于影视内容仍是多数视频网站的主要流量来源,各类视频网站也顺势将影视作为网站的主打。
门户类的网易视频定位为“互联网电视台”,汇集全国100多家电视台的直播和点播信号,一千余部高清正版电影和一万多集电视剧资源;新浪则收缩曾经一度大力推动的新浪播客的布局阵线,转而在视频媒体化的方向上投注更多资源和精力;搜狐则高调宣布了自己的影视剧策略和对正版影视的捍卫姿态。
视频分享网站也纷纷加大在影视内容方面的投入力度网络视频广告特点,在内容呈现和编辑上有很多创新之处,优酷的“合计划”,土豆的“黑豆高清战略”,酷6定位视频门户,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和积累网络视频广告特点,偏向娱乐和生活性的影视内容成为这些网站吸引用户的关键。
此时,不得不提到近期关注度极高的广电系网站——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在内容布局上,看不出CNTV与其他视频网站的本质区别。但CNTV按内容类型纵向设置了新闻台、综艺台、搜视台、播客台,还计划开播电影台、电视剧台、纪录片台等。从内容设置来看,CNTV完全是一家媒体化十足的一家电视台,互联网只是一条主要通道。内容虽然依托于央视,但又有着独立的节目采编和制作团队。
虽然明确了用户最爱是影视类的内容,但是这些内容包裹在种类繁多的内容呈现方式下,究竟哪一种更受用户的青睐,暂且还没有一个定论。当前,从各个系统掌握的内容来看,广电掌握的内容资源规模最大、最核心。但是门户类和视频分享类网站因为出身互联网,似乎更加了解互联网的一套规则和逻辑。
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书中讲明了一个道理——形式决定内容。当一种新兴媒体出现的时候,对从传统媒体向新兴媒体转移的人来说,真正的挑战不在“说什么”,而在“怎么说”,“怎么说”就是“说什么”的一部分。广电系的视频网站虽然搭好了台,但是取胜的关键并不在于掌握多少独特和高质量的内容,或者具备多么强大的内容生产能力,而在如何尽快学习和掌握网络信息传播的方式和理念。
内容从哪里来
视频网站上的视频内容主要有两大来源,网站自有资源和网站外部资源。自有资源是由网站自行生产的符合网络传播特点的原创视频节目。这些节目以门户类网站和广电类网站为主,形式主要有两种,嘉宾访谈和社会热点评论。
例如《新浪嘉宾访谈》,节目有专业化制作团队,录制的访谈节目也是栏目化播出;湖南广电芒果TV的《金鹰访谈》、凤凰网的《凤凰网非常道》都已经发展成为网站自主原创的王牌栏目。这些网站原创的视频节目在借鉴传统形式的同时又有所创新,大部分的节目都鼓励用户对节目进行实时评论,体现出网络和电视媒体融合的趋势。
现在视频网站的内容资源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网站外部的专业视频内容制作机构,主要包括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等。目前,视频网站与内容提供商主要通过购买网络播映权、购买独家播映权、广告收入分成等方式合作。
电视台作为内容生产商具有无可比拟的人才优势、政策优势、资源优势,无论是电视剧、电影、栏目都有一套完善的投资、制作、发行、播出渠道。电视台的媒体属性和内容生产商属性为电视台的发展壮大提供了绝好的机会,视频网站对电视台制作内容的网络版权的竞争将会进一步扩大电视台的收入。
影视公司包括民营影视公司和国营影视公司,它们仅仅作为影视内容生产商的身份存在,缺乏播出渠道,对播出渠道严重依赖,缺乏风险抵抗能力。网络视频版权等衍生权益的商业化操作给影视内容生产商带来了一丝曙光,也是最支持正版视频内容的。
来自用户自己创作的个性化视频,也是构成视频内容的一部分。但在用户原创视频的持续性和质量都无法保障的情况下,这部分内容的关注度开始下降,逐渐沦为正版内容的补充。
内容的成本
让视频网站无法回避的不仅仅是影视剧是网站用户的第一关注点的这一事实,而且还有影视剧内容购买费用的价格攀升的现实。
内容的成本要根据不同背景的视频网站的各自情况来区别对待。广电类视频网站凭借其强大的内容资源的积累,并不受太多内容成本,特别是版权问题的困扰,但是如果要享受到一些特殊的权限,例如某个剧目的网络首播、独播特权,恐怕也要多付出一些。
相比较广电系背景的视频网站的优势内容作为支撑,各大商业网站对正版内容的追求和争夺恐怕就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了。
这里说到内容的成本,不得不提到的是“版权”。版权问题一直是网络视频行业讳莫如深却又无法回避的心头之痛,它就像深埋于视频业中的炸弹随时随地可能爆发,一旦爆发便可能万劫不复。版权之争表面看是商业竞争,涉及到内容的投入和产出,核心则为产业利润的分配。
对于网络视频企业来说,解决网络视频版权问题无外乎两条路,其一是自己掏钱出来购买得到相关版权的授权,其二是提供一个能让版权方接受的利益分成的合作模式。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求网络视频企业具有非常强的赢利能力,或者说是强大的营销能力。这样才有可能保证从“购买版权——营销赢利——购买版权”这样的一个良性循环的业务流,同样才能够得到版权方的青睐,与网络视频企业开展利益分成合作。
除了直接购买之外,视频网站也开始介入与内容制作方的合作,希望从源头控制优秀内容。其间,乐视网投资近5000万元人民币制作首部国产科幻电影《机器侠》;11月,土豆网和中国电影集团在京宣布将联合投资网络剧《Mr.雷》。优秀影视剧在国内目前虽然还是稀缺资源,然而对热门内容的过度追求极易导致视频网站内容的同质化,但多家视频网站也先后表示进入影视制作领域将是大势所趋。
如果说前两年的网络视频基本都是和“恶搞”画等号,《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至今让人印象深刻,那么经过市场的洗礼之后,从2008年开始,网络上的视频内容已经跳跃了之前的爆炸式的、碎片化的发展态势,走向更清晰成熟的内容取向,视频网站也逐渐由网友主导过渡到自主的内容提供和发布。
作为传播媒介之一的网络来说不论它传播的是文字、图片还是视频,都不能违背“内容为王”的根本,门户网站、视频分享、网络电视台不同模式的视频网站所呈现的内容都要被网络用户一一检验。而那些优质的内容一定会有更大的价值,对于市场上的参与者来说,特别是作为新生力量的广电系“网络电视台”,这种价值的关键是要转化成为新媒介语言和影响力。
更多资讯,请关注0771,广西门户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