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市场监管局经开分局执法人员到南宁市金凯初级中学食堂后厨进行专项检查,排查食品安全隐患。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检查药店抗疫药品、防疫物资的销售情况。
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对鲜湿米粉的包装、生产日期打印等工作进行现场监督指导。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青秀山风景区分局执法人员对景区特种车辆(观光车)进行检查。
自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发力点,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严守市场监管部门职责,聚焦民生重点领域,着力规范农贸市场管理,守牢“四大安全”(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管效能,建立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不断提升市域社会治理实效,推动南宁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迈上新台阶。 精准施策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关系千家万户,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全面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底线,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保障全市食品安全形势平稳向好。 在今年春季学期开学之际,南宁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开展学校食堂和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检查。2月7日,南宁市市场监管局经开分局执法人员到南宁市金凯初级中学进行专项检查,排查食品安全隐患。当天,执法人员对该校食堂后厨、配餐区、食品贮存仓库、用餐区等场所的环境卫生情况进行检查,认真查验食品原材料采购索证索票和餐饮具消毒是否按时登记、是否按标准留样、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是否过期等,并督促食堂工作人员认真做好本学期的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以便及时发现和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学校食品安全工作与师生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在春秋季学期开学、中高考期间,南宁市市场监管局部署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对学校食品安全进行检查,督促学校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按要求做好防疫及食品安全保障相关工作,保障学校食品安全和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孩子在学校食堂吃什么?饭菜质量有保障吗?这些都是家长们关注的热点。为此,南宁市将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食安惠民项目,目前已建设10500个视频监控点,覆盖南宁市3000多所学校,全市中小学、幼儿园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100%,实现了“画面可存储、问题可核实、信息可追溯”的学校食堂网络监控智能监管,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的工作体系,有效解决了目前基层监管人员人力不足、设备缺乏的问题,大大提升了监管能力,切实保障了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学生的饮食安全,推动实现学校自身管理更规范、教育部门管理更有效、市场监管部门监督更高效的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格局。 为守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在开展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中,通过建立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会商长效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聚焦容易引发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主体,排查风险隐患,定期组织风险会商,深入分析研判,形成责任、处置清单。建立食品安全重点领域专项整治长效机制。聚焦鲜湿米粉、连锁餐饮企业、小作坊、食品摊贩、小食杂店、网络订餐、生鲜配送、校园食品、水产品、农村集体聚餐、涉老食品、保健品等,线上线下同步排查生产过程控制、非法添加等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此外,南宁市市场监管局还紧盯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等重要环节,抓好进口冷链食品等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发挥集中监管仓源头防控作用,构筑进口冷链食品物防闭环。依托金桥、南宁国家物流枢纽监管仓、壮宁三个集中监管仓,对外埠入邕进口冷链食品进行集中查验,确保进口冷链食品“查得准、放得快、管得住”;加强进口冷链食品流通环节隐患排查,以进口冷链食品入库、仓储、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为重点,全面开展风险排查,重点排查大型商场超市、进口冷链食品经营者和各类冷库;严格落实冷链食品追溯管理机制,指导督促1639家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应用“八桂集中仓”平台及时、准确录入进口冷链食品购进及销售相关信息,全面提升进口冷链食品全程闭环溯源监管。 严格整治 保障特种设备安全 特种设备安全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南宁市市场监管局时刻绷紧安全弦,组织我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以“强监管稳主体、严执法保安全”为主线,以特种设备安全、产品质量安全为重点,开展市场监管领域安全生产监管和执法工作,全力维护我市安全形势稳定。 在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方面,南宁市市场监管局结合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实际,合理化配置人力资源,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市本级层面建立科、所、局、院的联动监督机制(市局特种设备科、专业分局气瓶所、质量安全稽查局和自治区特检院),基层建立了县(市、区)、开发区“市场监管局+市场监管所+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协同监管网。基本完成全市在用特种设备信息档案清理,设备监管认领率达98%以上。 市场监管部门结合城市安全防范的相关要求,重点聚焦节假日、重大活动、企业复工复产等重点时段,紧盯涉及民生、人员密集的生产生活公共场所内的电梯、锅炉、快开门压力容器、起重机械、叉车、燃气管道(气瓶)等高风险特种设备,以整治超期未检特种设备为突破口,深入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为提升特种设备安全保障能力,南宁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强化电子化监管技术应用,提升安全监管效能,重点推进涉及民生安全的电梯应急救援处置服务平台、气瓶质量追溯平台、压力管道电子监管系统、大型游乐设施赋码等大数据分析系统和应急处置管理平台的建设,用信息化监管手段化解人机比矛盾突出问题。其中,南宁市电梯物联网服务及应急救援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电梯云”平台)目前已覆盖全市电梯50840台,约占全市电梯总量的88.6%。 “电梯云”平台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及时发出故障预警,提高故障问题的修复效率。南宁市市场监管局依托“电梯云”平台,开展电梯无纸化维保以及电梯检测改革试点工作。目前,“电梯云”平台所覆盖的电梯基本实现了无纸化维保,并可以开展24小时应急呼叫处置,平均救援时间为19分钟,较以往缩短了三分之一。电梯检测改革试点全部实现在南宁“电梯云”平台线上实时出具检测报告,全市4个试点城区共开展电梯检测业务7030台。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以最扎实的行动确保全市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获证企业进行全覆盖现场检查,掌握企业实际情况,夯实质量安全监管基础;坚持监督抽查靶向监管,对我市家用燃气灶具、电动自行车、电线电缆、消防产品、危险化学品、车用成品油等重点产品开展监督抽查,对监督抽查中发现的质量不合格产品,除依法查处、监督整改外,市场监管部门还组织技术专家开展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行动,追根溯源查明质量不合格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相关产品质量安全。通过中国电子质量监督(e-CQS)系统、“工品查”、“双随机”等监管系统提升事中事后监管成效,突出区域特点开展排查整治,以危险化学品、电线电缆和烟花爆竹为重点,开展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动。持续开展食品相关产品风险监测,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等,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智慧监管 织牢药械安全防护网 如何加强对“两品一械”(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的安全监管?南宁市市场监管局以保障公众药械安全为目标,全面落实“四个最严”,强化监管执法,严厉整治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领域突出问题,确保人民群众用药、用械、用妆安全。 为严防疫苗质量安全风险,我市建立了南宁市疫苗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对疫苗配送企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预防接种单位及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开展全覆盖检查。南宁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南宁市卫健委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点接种单位开展了新冠疫苗质量安全专项检查和指导,形成疫苗质量安全监管合力。 面对市场监管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创新网络销售监管方式,充分运用网络监测与电子取证两大技术,对“两品一械”网络销售市场实施定向监测,紧盯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美团、饿了么、本地自建网站和交易网站,对药品商品链接开展监测,及时处置问题线索,提高监管效能,有效净化了全市“两品一械”网络经营环境。 在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中,市场监管部门在药品领域,以疫苗、血液制品、中药饮片、疫情防控产品、集采中选产品、特殊药品为重点产品,以农村、城乡接合部为重点区域,组织开展农村地区销售使用药品情况、特殊管理药品流通领域、药品网络非法销售等专项检查;在医疗器械领域,以疫情防控类医疗器械、集中带量采购中选产品、创新医疗器械产品、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为重点产品,以既往发现问题较多企业、社会关注度高的医疗器械产品生产经营企业为重点企业,以医疗器械经营许可(备案)环节、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环节为重点环节,组织开展疫情防控类医疗器械、医疗器械集采中选品种等专项检查;在化妆品领域,以儿童及特殊化妆品等为重点产品,以网络销售为重点领域,组织开展化妆品批发市场清源专项检查及“线上净网线下清源”专项检查,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 提振信心 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 近年来,南宁市市场监管局结合南宁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等方面工作,深入推进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引导各类经营主体提高诚信经营意识,推动行业引领,强化社会共治,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目前,南宁市共有6558家经营者参加放心消费创建,覆盖商贸流通、交通、金融、家居建材、电子商务、快递、旅游等20多个行业。 随着放心消费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南宁市市场监管局还在全市农贸市场广泛开展“放心农贸市场”创建活动,大力推进稳消费拓市场大行动,打造一批标杆示范农贸市场,促进全市农贸市场品质提升。 市场监管部门以群众关注的食用安全、计量、质量、疫情防控、环境卫生等问题为导向,以群众期待的“放心肉”“放心菜”“放心秤”“放心购”等为重点,严格规范畜禽产品销售者落实进货查验制度、严格规范设置快检实验室、严格规范设置公平秤、严格规范消费维权服务站建设,巩固提升农贸市场规范化管理水平;利用微信“随手拍”“天眼工程”远程视频监控平台,通过聘请第三方机构开展每日常态化测评考核、多部门联合督导等方式,发现农贸市场在食品安全、环境卫生、垃圾分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督促市场开办方、基层所限期整改,有力推进“放心农贸市场”创建工作。 “线下无理由退货”是提振消费信心的一个有力举措。2022年5月,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南宁市商务局、南宁市消费者协会、南宁市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南宁市化妆品行业协会、广西老龄产业协会联合向全市广大实体店经营者发出《南宁市开展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货承诺活动倡议书》,鼓励南宁市线下实体店自主承诺无理由退货。目前,已有18家大型商超、400多个品牌、873家门店积极响应,承诺为消费者提供线下无理由退货服务。自我市倡议线下实体店开展无理由退货承诺活动以来,不仅提升了市民“逛街购物”的消费体验,让消费者可以更加放心消费,还促进商家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下一步,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将积极引导和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货承诺活动,在全市范围内扩大活动覆盖面,动态监管参加承诺活动的企业,加强跟踪服务和监督落实,督促企业兑现承诺,继续为民生幸福“加码”。
来源:南宁日报 更多资讯,请关注0771,广西门户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0771系信息发布平台,0771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