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4月20日电 4月20日,"全球视野 共赴前行——第三届高校国际化人才建设高峰论坛"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本届高峰论坛由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与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共同主办,围绕新时代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高校国际交流合作水平提升,以及探索来华留学业务新模式发展展开深入讨论,并举行"新时代 新东方——共建国际化人才联合培养实训基地"授牌仪式。
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副秘书长、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曹卫洲,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安延,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刘伟,中共三亚市教育局党委专职副书记李志刚,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CEO周成刚,新东方前途出国总裁孙涛出席此次论坛,并与超100所高校的领导及老师们共同针对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建设进行多维探索。
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曹卫洲先生为本届论坛作开场致辞。他表示,新时代人才战略必须加快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国际化人才。国际化人才是我国参与全球人才竞争的核心要素,是参与和塑造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础,培养国际化人才需要依靠我国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宗旨的高等教育。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竞争格局环境下,我们必须大力开放合作力度,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和政策吸引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全球胜任力的国际化人才。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安延女士围绕"新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发表致辞,提出要坚定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战略自信,主动搭建中外教育文化友好交往的合作平台;坚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入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国家之所急、国家之所需的紧缺人才;坚持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高校双一流建设,开展高水平的合作办学,做优做强来华留学,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留学教育。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通过视频的形式与大家分享了他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见解。他认为大学的国际化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前提,高校国际化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的思想变得更加前沿、更加包容,这样我们才能逐渐和世界融为一体,与世界的发展同频共振。
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愈加紧密,具备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越来越成为时代发展之所需。在主题发言环节,辽宁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霍春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马嫣,分别围绕"国际化人才培养"相关主题带来演讲。
高校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和摇篮。校企共建国际化人才联合培养实训基地,是立足新时代背景下,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的一次大胆创新和积极尝试。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助理副总裁、新东方前途出国总裁孙涛进行致辞。他表示,在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合作、高校交流平台的打造还有大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与高校的合作中,离不开合作高校的信任和支持,我们愿意尽我们所能在中国学子与世界之间,国内外教育之间,世界人才与中国之间继续造桥铺路,为人才强国战略贡献一份力量。
为最大程度地发挥本次论坛的"桥梁"作用,使高校之间、校企之间都够得到充分交流和讨论,本次论坛在20号下午同时开启了四个平行分论坛,分别围绕:高校学生培养提升与国际视野培养体系建设、新形势国际人才交流培养的挑战与对策、校企合作助力大学生成长规划与就业选择、以及面向未来的"学在新东方"——留学中国前景探讨展开。
来源:中国日报网 更多资讯,请关注0771,广西门户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0771系信息发布平台,0771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