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社区导航   互动南宁   国内新闻  聚焦3·15丨探访湖南华容县插旗镇:土坑酸菜的“翻身仗 ...
查看: 6864|回复: 0

聚焦3·15丨探访湖南华容县插旗镇:土坑酸菜的“翻身仗”打得怎...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6107
发表于 9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吴军林 解强民 湖南岳阳报道


酸菜鱼、酸菜汤、早餐作为开胃小菜……吃芥菜腌制的酸菜,是湖南华容县居民多年来的生活方式。在华容县,芥菜产业从业人员约有14万人,相当于每4名劳动人口中,就有1人从事芥菜相关产业。然而,去年3·15晚会曝光华容县酸菜生产的卫生问题后,当地芥菜产业受到极大冲击。湖南省委书记张庆伟就事件处置和加强行业监管等,先后作了10多次批示。今年2月21日,张庆伟到华容县调研,要求当地深刻吸取教训,打好芥菜产业发展“翻身仗”。


去年3·15晚会至今的一年时间里,这场“翻身仗”打得怎么样?


种植大户:去年遭退货,今年不愁卖


深绿色的芥菜、灿黄的油菜花、还有青绿的麦子,这是眼下在插旗镇能看到的景色。


每年的2-3月正是芥菜的收割季节,路上不时有运输芥菜的车辆穿梭。车上的芥菜,大都于采摘后在地里晾晒了1天左右。如果收割后直接装车,芥菜易断。


聚焦3·15丨探访湖南华容县插旗镇:土坑酸菜的“翻身仗”打得怎...-1.jpg

单颗芥菜重量一般在3斤左右


聚焦3·15丨探访湖南华容县插旗镇:土坑酸菜的“翻身仗”打得怎...-2.jpg

采摘后运输的芥菜


3月7日下午,记者走进华容县顺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几位农民正穿着靴子在腌制池里择去芥菜的黄叶。平铺芥菜,撒盐……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将腌制池填满。芥菜与盐的比例一般为100斤菜、15斤盐。


这就是腌制酸菜的首道工序。腌制3个月左右,即成“半成品”酸菜。卖给食品加工企业后,由其进行修蔸、除黄叶、脱盐、清洗等工序。


去年3·15晚会时,顺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中永有33吨土坑腌制的“半成品”酸菜已经运往福建漳州,结果3·15晚会曝光以后,惨遭退货。“对方说不能用土坑酸菜,把货退回来了,光运费就亏掉2万多块钱。”刘中永从1996年开始从事芥菜的种植、腌制以及买卖,去年是首次遭遇大量货物积压。


刘中永坦言,3·15晚会的曝光,让他对芥菜这门生意的前景有些担忧,于是决定少种一点,将种植规模从此前的520亩降至380亩。


“吃了这么多年,一下子忘掉是不可能的。”尽管有担忧,刘中永还是认为酸菜有市场,于是投资近300万元建了23个标准化腌制池,总计3000立方米,当地政府按照每立方米补贴400元的标准补贴了120万元。


聚焦3·15丨探访湖南华容县插旗镇:土坑酸菜的“翻身仗”打得怎...-3.jpg

顺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内的标准化腌制池,腌芥菜只需用盐


“今年不愁卖,很多外地客商到我们华容来采购,有的是直接买鲜芥菜。”刘中永说,今年芥菜亩产在4-5吨,价格550元/吨,刨除施肥、人工等成本,亩产利润在1000元左右。


插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黎安忠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往年芥菜亩产量基本都能达到5吨,去年冬季干旱,亩产减少1吨左右。但每吨芥菜的价格相比去年上涨100多元,涨至550-580元/吨。


散户的芥菜种植意愿降低


在插旗镇,不时能看到“华容芥菜源产地”的标识。黎安忠告诉记者,华容县14个乡镇中,插旗镇是5个芥菜主产乡镇之一,插旗镇耕地面积5.2万余亩,往年的芥菜种植面积稳定在3万亩左右,受去年3·15晚会曝光的冲击,本季种植面积不到3万亩。


芥菜是当地的主要经济作物。近几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在插旗镇部分村庄采访了解到,小规模种植的农户在去年3·15晚会曝光后减少了芥菜种植面积乃至不种芥菜,重要原因在于当地官方开展土坑填埋,农户无法自行腌制,增加了腌制成本,也就减少了利润。


以往,插旗镇村民在收割芥菜后,在地头挖出深约1.5米、宽窄不一的土坑,铺上塑料膜,放芥菜、加盐,即可开始腌制,加工成本低。


村民刘丽(化名)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用土坑腌制,买塑料膜、盐即可,花费不高。腌制成的“半成品”能卖到40元/100斤,即800元/吨,有一年甚至卖到了1400元/吨。但当地开展土坑回填后,农户只能去租用标准化腌制池,腌制成的“半成品”,按100元/吨收池租,增加了加工成本。


聚焦3·15丨探访湖南华容县插旗镇:土坑酸菜的“翻身仗”打得怎...-4.jpg

刘丽所站位置是她家尚存酸菜的土窖


直接卖鲜芥菜,对刘丽来说就是“赚不到钱了”。她说,芥菜从每年10月移栽种植到次年2月开始收割,耗时大约5个月,如果每亩地的鲜芥菜只卖到2000元,刨除土地流转费、肥料、种植和收割时工人的工资等花销,所剩不多。


刘丽此前种植80亩芥菜,本季只种了60亩,其他的改种油菜。


同样基于对赚钱少的顾虑,村民郭力(化名)将芥菜种植面积从此前的20亩降至约15亩;高强(化名)的芥菜种植面积从20亩降至约5亩;种了十几年芥菜的叶娟(化名),本季放弃了芥菜,改种油菜。


聚焦3·15丨探访湖南华容县插旗镇:土坑酸菜的“翻身仗”打得怎...-5.jpg

村民告诉记者,图示区域此前种的基本都是芥菜,现在改种油菜的很多


高强已70岁,他对封填土坑还有些不理解,他觉得土坑腌制的酸菜香,很远就能闻到香味,而且土坑腌出的酸菜颜色更黄,好看。更现实的问题是,他担心包括自己在内的一些农民以后挣到的钱会更少。


当地对土坑的整治力度很大。有两位村民说,现在基本上每取完一个土坑的菜,就会覆土回填一个。村干部很清楚腌酸菜的土坑在哪里,而且还经常有无人机飞行检查。


聚焦3·15丨探访湖南华容县插旗镇:土坑酸菜的“翻身仗”打得怎...-6.jpg

采摘后在地里晾晒的芥菜


黎安忠告诉记者,去年3·15晚会之后,全镇摸底核实,共有芥菜土窖约6300个。根据县里政策,经过五轮专项整治,已完成土窖覆土回填4300多个,接下来将继续整治,取一覆一。


此外,2022年以前,插旗镇共有593口标准化腌制池,去年3·15晚会之后,新建标准化腌制池8处476口。目前,插旗镇有12万立方米的腌制能力。


聚焦3·15丨探访湖南华容县插旗镇:土坑酸菜的“翻身仗”打得怎...-7.jpg

标准腌制池前,有农户在腌芥菜


华容县芥菜产业总产值剑指100亿目标


回到本文开头提出的问题,华容县的芥菜产业发展“翻身仗”打得怎么样?


在刘中永看来,政府出台政策补贴建设标准化腌制池,保住了芥菜产业。另一方面,3·15晚会的曝光,起到了规范市场的作用,“原来我们腌的‘半成品’酸菜,买方不看质检报告。现在买方要求购买标准腌制池的产品,还要我们提供质检报告。”


黎安忠告诉记者,此前在插旗镇,芥菜种植大户面积与散户种植面积的比例约为4:6,现在这一比例已成为6:4。


当地对大户的定义是种植面积在100亩以上,这些种植大户的芥菜种植面积大多在200亩左右,最多的达到了760亩。


黎安忠认为,种植大户比例的提升,有三大好处,一是便于统一管理,二是利于提升产品标准及质量,三是形成规模效应,效益稳定。


目前来看,适度规模化将成为当地芥菜种植的大趋势。但是,在此期间,对种植散户的“淘汰”,将是当地不得不面对的“阵痛”。


聚焦3·15丨探访湖南华容县插旗镇:土坑酸菜的“翻身仗”打得怎...-8.jpg

芥菜收割季,在田间劳作的工人


另外,覆土回填土坑客观上起到了保护耕地的作用。黎安忠告诉记者,土坑腌制酸菜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对腌制酸菜污水处理监管有难度,不利于集中统一处理;二是一旦盐水渗透到农田,就会影响农作物生长。


在刘丽种植的一处农田地头,记者看到,大约有2平方米的芥菜生长状况不佳,植株极小且多处叶子发黄。刘丽坦承,那是盐水流了过去,确对芥菜生长产生影响。


聚焦3·15丨探访湖南华容县插旗镇:土坑酸菜的“翻身仗”打得怎...-9.jpg

盐水进入地里,影响芥菜生长


目前,华容县已提出2024年全县芥菜产业总产值力争突破100亿元的目标。


根据湖南日报报道,2月24日,在中国·华容芥菜文化节现场,华容县2023年第一批招商引资集中签约仪式举行,32个项目集中签约,其中,芥菜订购协议14个,合同总额8.23亿元。


报道称,针对芥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华容县聚焦打造“中国芥菜之乡”,坚持用工业思维、市场办法,培优做强种植基地、龙头企业、加工园区、公共品牌等全产业链,推动传统工艺向现代加工技术转型、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治理结构转型、知名度向美誉度转变,力争2024年全县芥菜产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



        来源:海报新闻   更多资讯,请关注0771,广西门户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0771系信息发布平台,0771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