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大机组成员在舞台上接受牌匾。李勇摄
工作结束后,姑娘们很开心。李勇摄
女子大机组成员在大机上认真操作。李勇摄
大机班组成员正在大机旁进行调车作业。黄舞杰摄
大机正在铁路线上施工作业。李勇摄
全国第一个女子大机组在柳州成立。黄舞杰摄
女子大机组成员在驾驶室内开车认真执行“手比眼看”。李勇摄
女子大机组成员在出车前整装待发。李勇摄
“感谢组织认可,我们一定会继续努力!”3月1日15时,全国首个由女职工组成的大机班组——“高铁护师”女子大机组品牌授牌仪式,在广西柳州工务机械段内隆重举行,广西首位大机女司机杨瑶作为代表接过牌匾,脸上充满笑容。 大机是大型养路机械的简称,它是集机、电、液、气、光等多种专业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是专门维修铁路线的重大技术装备,它可以将上千公里铁路线的轨距、高低等尺寸误差精确修复到毫米级范围。而这正是硬币在飞驰的高铁上屹立不倒的原因所在。 但是大机体型庞大、操作复杂,此前在广西,大机司机岗位均为男性,直到2021年7月份,杨瑶以广西同批考生总分数排名第一的成绩,通过了由国家铁路局组织的大机司机考试,成为广西有史以来第一位大机女司机。 杨瑶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火车司机。2019年毕业后,她来到国铁南宁局柳州工务机械段工作,从此和大机结下不解之缘。为了实现“司机梦”,她把全部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业务技术上,白天跟班操作,晚上伏床苦学,在1个月内记住了近3万字的安全规章和操作流程,第二天再利用休息时间反复操作练习。为了能拿起重的零配件,她专门加强身体锻炼,增大自己的力气。杨瑶一步一个脚印,付出了大量汗水和不懈努力,从一名见习生逐步成长为线路工、操作手,再到学习司机、司机,最终实现了梦想。跟她同一单位的3名女职工,在她的积极影响和带动帮助下也成功考取了大机司机证,共同组成了全国第一个“女子大机组”。 “铁路维护是精细活,开着这个庞然大物,要把轨距和高低的误差控制在几毫米之内,这就相当于拿着棒槌做针线活,所以我们必须要认真仔细、相互配合。”这个班组内的成员都是“95后”姑娘,平均年龄还不到25岁,但却已经是车间的生产骨干了。作业中,杨瑶负责驾驶大机运行,向玲在车上指挥监控,高琪监测电器仪表设备,覃倩进行线路调查引导,她们配合默契、操控精准。 2022年4月至9月,女子大机组所在班组进入南凭高铁南崇段进行精调及联调联试施工,她们发扬“持久战”精神,持续奋斗在一线,克服了现场施工组织复杂、作业环境恶劣、野外流动作业、长期连续熬夜等不利因素,高质量完成了施工任务。在250km/h动态拉通实验中取得显著成绩,全部线路各项指标0扣分,全线平均TQI低至2.16,取得广西有砟线路质量最好成绩,位居全国前列水平。 高铁是中国一张亮丽的名片,而她们则是高铁线上一道靓丽的风景。大机女司机的出现,既是大机司机这个行业的进步,也是国家科技发展和时代进步的体现,更是新时代女性越来越多参与到各项高难度高科技事业的缩影,她们正在千里铁道线上绽放出绚丽的光彩。(王勇、吴卫文、李京桧)
来源:金台资讯 更多资讯,请关注0771,广西门户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0771系信息发布平台,0771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