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易海欣 广西医科大学大四学生 她是父母心中的贴心“小棉袄” 她是师生眼中品学兼优的同学 她还是爱笑、爱生活的美丽女孩 一场意外 让她的生命永远停留在了23岁 悲痛之际,家人决定捐献她的器官,希望她以另外一种方式存在,而这份“生命的礼物”将让5人重获新生,给5个家庭带去希望。
易海欣生前生活照。校方供图
1月6日上午,易海欣生前同班同学、班主任,以及医院移植医学中心全体医务者,医院后勤人员,自发来到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病房外等候,要和易海欣同学做最后的道别,然后目送她进入手术室做器官移植。
家属和易海欣做最后道别。李良 摄
学校同班同学、班主任老师来到医院和易海欣做最后的道别。胡兆双 摄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移植医学中心廖吉祥主任告诉记者,易海欣是2022年12月24日因遭遇意外被送进医院抢救的。易海欣事情牵动着大家的心,学校师生自发为她捐款,遗憾的是,经过一周多的抢救治疗,易海欣的生命未能被挽救,2023年1月4日被正式宣布脑死亡。
同班同学、老师以及医院医务人员代表送别易海欣同学。李良 摄
易海欣的父母因女儿的突然离世悲痛万分,同时也非常感激在救助过程中伸出援助之手的人们,他们表示,愿意把海欣有用的器官捐献出来,为社会作贡献,也留下一份念想。
易海欣即将送入手术室。胡兆双 摄
手术开始前,医务人员向易海欣的遗体默哀。胡兆双 摄
中国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副会长、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移植中心主任孙煦勇告诉记者,经过医院器官捐献办公室团队认真、科学地评估,认为心脏、肺脏、肝脏、肾脏功能均符合捐献条件。他表示,作为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和高校的老师,为能有这样大爱的医学生感到骄傲。
中国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副会长、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移植中心主任孙煦勇介绍捐献情况。胡兆双 摄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移植医学中心主任廖吉祥介绍捐献者情况。胡兆双 摄
易海欣生前大学班主任罗老师介绍道: 海欣是位品学兼优的孩子。大一入学的时候给我的印象是位腼腆的孩子,她在班上担任班干,特别乐于助人,学习也非常刻苦。平时也是爱笑爱美的女孩子。意外来得猝不及防,准备进入实习阶段,她突然离开了。海欣父母做出艰难的决定,希望留住她,让她的爱延续,帮助他人重获健康,这和海欣生前个人意愿也是相符的。海欣作为医学生,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帮助他人的意愿也得到完整诠释和展现。 一生短暂,但爱未消失 易海欣,谢谢你
来源:新浪网 更多资讯,请关注0771,广西门户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0771系信息发布平台,0771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